新闻动态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无处不在的「计算」| 诺奖揭晓,见证尖端发现
2025-10-11

无处不在的「计算」| 诺奖揭晓,见证尖端发现

202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于近日相继揭晓。


image.png


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·E·布伦科、弗雷德·拉姆斯德尔及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,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发现,特别是鉴定出免疫系统的“保镖”—调节性T细胞。


image.png

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·克拉克、米歇尔·德沃雷特及约翰·马丁尼斯,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,为超导量子计算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
image.png


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北川进、澳大利亚科学家理查德·罗布森、美国科学家奥马尔·M·亚吉,以表彰他们开发了金属有机框架MOF,这种多孔材料在气体存储、分离等领域潜力巨大。


这些曾高度依靠科学家直觉和反复试验的诺奖级研究,往往伴随着海量的计算模拟和数据分析需求。超级计算的出现如同为探索未知装上了强大引擎,它不仅为整个科研进程提供了核心驱动力,更极大地加速了从假设到发现的转化。如今,无处不在的「计算」已成为这些尖端发现背后不可或缺的基石。


助力新材料设计与发现

金属有机框架MOF(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)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连接形成的多孔材料,其内部具有规则的空腔结构,能够高效吸附和储存特定气体分子。MOF研究核心在于以“分子积木”的方式,通过合理设计和筛选实现材料功能的定向调控。正如建筑师设计具备不同功能的大厦,化学家可通过调整MOF的组成和结构,定制出能够捕获二氧化碳、储存氢气或从空气中提取水分的功能材料。


image.png

由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发起的相关投票


在这一研究过程中,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模拟来预测数以万计不同MOF的性能,例如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与储氢密度等。传统方式上,寻找合适的“分子积木”组合往往依赖大量实验尝试;如今,科研人员可运用分子模拟和高通量计算,在计算机上预测不同MOF结构的性能,从而显著缩小试验范围,加速材料筛选,大幅缩短研发周期。


超算互联网可为这类新材料研究提供有效支持。平台应用商城已预置VASP、CP2K、Quantum ESPRESSO、Gaussian等核心材料计算软件及VASPKIT等专业前后处理工具在内的上千款软件及源码,结合强大的算力资源,可实现一键启用,助力高效研发,以应对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挑战。


加速生命科学机理探索

此次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,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类被称为“和平警察”的调节性T细胞(Treg),它们能够阻止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。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,也为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。


image.png

T细胞如何发现病毒图解


然而,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及开发相关新型细胞疗法所涉及的高维、高通量数据分析任务,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挑战。随着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的进步,单次实验即可产生海量基因表达数据。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的引入,正是为了突破此类数据密集型和计算密集型研究的瓶颈。例如去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2,其成果就极大依赖于强大算力的支撑。同样,在深入解析调节性T细胞的过程中,依托高性能并行计算,即能够高效处理这些海量数据,并快速挖掘其中隐藏的高价值规律。


超算互联网应用商城已预置GROMACS、NAMD、OpenMM等主流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及包含丰富工具的AmberTools,结合强大的算力资源,可实现一键启用,为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发展提供新工具、新视角。


支撑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研发

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涉及的“量子隧穿”现象,是指粒子能够穿越经典物理学视角下不可逾越的能量势垒。该现象在微观世界已被广泛验证,而在宏观尺度上的观测尚属首次,具有里程碑意义,亦为后续超导量子计算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超导量子计算研究作为当前物理学研究的前沿方向,其发展高度依赖精确的理论建模与大规模实验模拟。


image.png

量子隧穿图解


当前,经典超算正助力我们迈向量子计算时代。超算互联网依托开放架构实现了资源高效整合,正有效支持量子模拟等前沿科学探索。同时,平台已与Quafu(夸父)量子计算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。这一进展不仅展现了超算互联网面向未来科研需求的持续演进能力,也有力推动了新发现与新技术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。


展望未来,随着“量超智”三算融合能力的持续突破,超算互联网将不断强化自身作为中国算力网骨干的定位,肩负牢筑国家数字基石、赋能千行百业创新的使命,持续打造开放协同、普惠易用的先进计算生态。我们期待通过构建覆盖更广、响应更快、融合更深的算力网络,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底座,为应对未来更多颠覆性技术挑战提供关键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