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“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”上,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铁宁受邀就“人工智能+”主题分享时表示,伴随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展,传统实验数据正难以满足垂直领域AI大模型训练需求,而超算互联网凭借全精度算力优势、海量异构算力资源池、适配国产算力的开源大模型,以及服务工业仿真与科研计算的丰富经验,可有效解决不少垂类大模型训练的“数据荒”难题。
例如,在空气动力学领域,风洞实验产生的数据量有限、成本也很高,难以满足AI大模型的训练需求。“而人工智能的神奇之处在于,基于传统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,就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推推导出一个AI模型,虽然看不到物理场与求解过程,但数据维度却更丰富。”何铁宁指出,这种基于数据和模型融合驱动的方式,正在改变传统的计算模式与科研范式。
针对这一趋势,何铁宁表示,超算互联网依托“超智融合”技术,通过全精度算力优势,既可在数值模拟阶段提供单精度和双精度算力,又可在模型训练阶段提供整型和半精度算力,能满足大量细分场景的数据生产需求。如通过高性能计算运行空气动力学CFD等软件,可生成大量高精度数据,这些数据与实验数据相互验证并结合,再通过深度学习,就产生了大量媲美风洞实验的高质量仿真结果。
“超算互联网的初衷是降低算力使用门槛、促进供需高效对接,作为共享集约型算力基础设施,为全国用户提供‘算力+应用’一体化交付的服务”,何铁宁强调,通过超算互联网,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开发者,不必重资产自建算力设施,通过即需即用、弹性灵活的算力服务,就可敏捷部署并定制化开发AI大模型。
作为国家级综合算力服务平台,超算互联网目前已连接国内14个省区市的20多家超算和智算中心,应用商城发布7000多款算力服务商品,AI社区上线270多款国内外热门开源大模型。这些普惠易用、丰富好用的算力和模型资源,使得超算互联网已成为国内“超智融合”技术演变的重要依托,也让更多科研工作者、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AI产业发展红利。
相关新闻
-
2025-07-16
数算融合看“浙”里 - 国家超算互联网生态沙龙在乌镇顺利开展
-
2025-07-16
超算&AI应用周报Vol.63 | 智谱GLM-4.1V-Thinking、腾讯Hunyuan-A13B上线
-
2025-07-16
“超算互联网项目”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中期检查
-
2025-07-16
论文解读Vol.7 | 微软发布波函数基础模型Orbformer,告别多参考体系的“算不准”和“算不起”
-
2025-07-16
最佳实践Vol.46 | AMSET计算材料形变势迁移率以及数据处理